女兒請48歲男保姆照看63歲母親,6月母親去醫院檢查后,女兒愣了,醫見腦波報告驚呼: 「這數值不科學!」

夕陽西下,羅雅文踏著高跟鞋的節拍匆匆走進家門。剛放下包,就聽見客廳里傳來母親略顯激動的聲音。

「我要看新聞聯播!不要看這個!」秦慧珍指著電視屏幕,語氣堅決。

胡志誠溫和地回應:「秦阿姨,新聞聯播還沒開始呢,現在是養生節目時間。您看,這個節目講的是老年人如何保健,對您身體有好處。」

「不對!現在就是七點!我要看新聞!」母親的聲音更加急切,「雅文每天都是七點到家,現在她回來了,就說明是七點了!」

羅雅文走到客廳,看見母親正用遙控器指著電視,而胡志誠正耐心地坐在旁邊。

「媽,怎麼了?」羅雅文輕聲問道。

「雅文,你告訴他,現在是七點,該看新聞了!」母親轉向女兒,眼神中帶著某種急切的期待。

胡志誠起身,禮貌地對羅雅文說:「羅小姐,秦阿姨今天時間概念有些混亂,現在才下午五點。她可能是因為看到您回來了,就以為到了平時的時間。」

羅雅文看了看墻上的時鐘,確實是下午五點十分。她走到母親身邊,輕撫著她的肩膀:「媽,您看時鐘,現在是下午五點。新聞聯播要到七點才開始呢。」

母親困惑地看著時鐘,然后又看看女兒,最后緩緩點頭:「哦…是嗎?那…那我們先看這個養生節目吧。」

胡志誠微笑著說:「對的,秦阿姨。這個節目講的是如何通過飲食調理身體,我們一起學習學習。」

母親終于安靜下來,專注地看著電視。羅雅文對胡志誠投去感激的目光,心想幸好有他在,否則自己每天處理這些情況真的會累垮。

01

六個月前,羅雅文還在為找保姆的事焦頭爛額。

「媽,您就不能配合一下嗎?」羅雅文坐在母親床邊,聲音里帶著疲憊和無奈。

剛剛第三個保姆辭職了。這次的理由和前兩次如出一轍:秦慧珍總是在深夜起來找東西,有時候還會把保姆當成小偷,大吵大鬧。

「我不要什麼保姆!我能照顧自己!」秦慧珍固執地搖頭,「我又不是小孩子,為什麼要人看著?」

羅雅文深吸一口氣,耐心地解釋:「媽,您忘了嗎?上個月您自己出門,走到小區門口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。還有,您經常忘記吃藥,忘記關火…」

「我沒忘記!」母親打斷她,「我記得很清楚!」

但是羅雅文知道,母親的記憶力正在快速衰退。自從半年前確診輕度阿爾茨海默癥后,母親的狀況一天不如一天。作為公司的市場總監,羅雅文不可能隨時在家照顧母親。

「雅文,你別擔心,我們會想到辦法的。」閨蜜林曉在電話里安慰她,「我有個朋友在家政公司工作,她說有個男保姆,專門照顧老年癡呆患者,經驗特別豐富。」

「男保姆?」羅雅文有些猶豫,「媽會接受嗎?」

「你可以先見見看。他叫胡志誠,48歲,有護理證書,在這個行業干了十多年。最重要的是,他很有耐心,專門處理這種困難的情況。」

第二天,羅雅文就約了胡志誠到家里來面試。

門鈴響起的時候,羅雅文透過貓眼看到一個中等身材的中年男人,穿著干凈的白襯衫,手里拿著一個文件袋。

「您好,我是胡志誠。」男人聲音溫和,笑容真誠。

羅雅文打開門,仔細打量著這個可能要照顧自己母親的人。胡志誠看上去很干凈,頭髮梳得整整齊齊,給人一種值得信賴的感覺。

「請進,我母親在客廳。」羅雅文領著他走進屋內。

秦慧珍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,看到陌生人進來,立刻警惕地問:「你是誰?」

「您好,秦阿姨。我是胡志誠,來幫助您的。」胡志誠慢慢走近,沒有貿然伸手,而是保持著適當的距離。

「幫助我?我不需要幫助!」母親的聲音提高了八度。

胡志誠不慌不忙地說:「秦阿姨,我知道您是一位非常獨立的女性。我看到您家里有很多書,您一定是個很有學問的人。」

聽到夸獎,母親的表情稍微緩和了一些:「我是中學語文老師,教了三十年書。」

「難怪呢!我就說您身上有種書卷氣。」胡志誠真誠地說,「我的工作就是陪伴您,幫您做一些日常的事情。就像朋友一樣。」

羅雅文在旁邊觀察著,發現胡志誠說話的方式很有技巧,既不會讓母親感到被冒犯,又能夠建立起初步的信任。

「您看,這是我的護理證書。」胡志誠從文件袋里拿出一張證書,「我專門照顧像您這樣的老人,我知道怎麼幫助您保持健康。」

母親接過證書看了看,雖然表情還是有些戒備,但已經沒有剛才那麼抗拒了。

面試進行了一個小時。胡志誠詳細介紹了自己的工作經驗,還主動提出可以試用一個月,如果母親不滿意,隨時可以更換。

「我的工作就是確保秦阿姨的生活質量。按時吃藥,營養搭配,適當運動,還有最重要的,給她足夠的陪伴。」胡志誠說,「老年癡呆癥患者最需要的不是治療,而是理解和關愛。」

這番話深深打動了羅雅文。她看得出來,胡志誠是真的懂行,而且很有愛心。

「那工資方面…」羅雅文問。

「每月8000元,住家。我會24小時照顧秦阿姨,您可以安心工作。」胡志誠回答。

當天晚上,羅雅文和母親進行了長談。

「媽,您覺得胡師傅怎麼樣?」

母親思考了一會兒:「他…看起來還行。至少比那些女保姆有禮貌。」

「那我們就試試看好嗎?如果您不喜歡,我們隨時可以換。」

母親點點頭:「試試看吧。但是他不許碰我的東西。」

第二天,胡志誠就正式上班了。他帶著簡單的行李,住進了客房。

剛開始的幾天,母親對他還是很戒備。吃飯的時候,她會把藥片拿起來仔細看,生怕被下毒。洗澡的時候,她堅持要自己洗,不讓胡志誠幫忙。

「秦阿姨,您慢點,地上滑。」胡志誠在浴室外面提醒。

「我知道!不用你管!」母親在里面大聲回應。

但是胡志誠很有耐心。他從不強迫母親做任何事,而是用各種方式贏得她的信任。

「秦阿姨,您年輕的時候一定很漂亮。」他會在給母親梳頭的時候說。

「那當然!我們那個年代,我可是校花呢!」母親會很自豪地回答。

「您能跟我說說以前的事嗎?我特別愛聽故事。」胡志誠會趁機讓母親回憶往事,這對她的病情有好處。

漸漸地,母親開始接受胡志誠的存在。她會主動和他聊天,會讓他幫忙拿東西,甚至開始依賴他的照顧。

「胡師傅,我的藥在哪里?」母親會問。

「就在您床頭柜上,我來幫您拿。」胡志誠總是很快回應。

羅雅文看著這一切,心里充滿了感激。終于,她可以安心工作了。

02

時間過得很快,轉眼間胡志誠已經工作了三個月。羅雅文驚喜地發現,母親的狀態比以前好多了。

「媽,您今天氣色真好!」羅雅文下班回家,看到母親正在客廳里做手工。

「是啊,胡師傅教我做這個小花籃。」母親高興地舉起手中的作品,「您看,是不是很漂亮?」

胡志誠在旁邊笑著說:「秦阿姨手很巧,學什麼都快。」

「媽,您還記得怎麼做嗎?」羅雅文擔心母親的記憶力。

「當然記得!先用這個藤條做底,然后…」母親開始詳細地解釋制作過程。

羅雅文驚訝地發現,母親的思路很清晰,表達也很流暢。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。

「胡師傅,您是怎麼做到的?」當天晚上,羅雅文私下問胡志誠。

「老年癡呆癥患者需要不斷地刺激大腦,手工活動是很好的方式。

」胡志誠解釋,「而且秦阿姨本來就很聰明,只是病情影響了她的發揮。」

「那她的藥物治療呢?」

「我嚴格按照醫生的處方,每天按時給她服藥。還有,我會記錄她的各種狀況,方便醫生調整治療方案。」胡志誠拿出一個厚厚的筆記本,「您看,這是我的護理日志。」

羅雅文翻看著筆記本,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母親每天的作息、飲食、情緒變化等等。字跡工整,內容詳實。

「您真的很用心。」羅雅文感動地說。

「這是我的職責。」胡志誠說,「秦阿姨就像我的家人一樣,我會好好照顧她的。

確實,胡志誠的工作讓羅雅文刮目相看。每天早上,他會準時給母親準備營養早餐;上午陪她做康復訓練;下午帶她到小區花園散步;晚上陪她看電視,聊天。

「秦阿姨,今天我們來學畫畫好嗎?」胡志誠會提議。

「畫畫?我不會畫畫。」母親會說。

「沒關系,我教您。我們先畫個簡單的花朵。」胡志誠會耐心地手把手教她。

有時候,羅雅文下班回家,會看到母親和胡志誠一起看新聞聯播。

「現在的年輕人啊,都不愛看新聞了。」母親會感慨。

「是的,秦阿姨,您說得對。關心國家大事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。」胡志誠會附和。

「你看,這個胡師傅多好,陪我看新聞,還和我討論。」母親會對女兒說。

羅雅文看著母親開心的樣子,心里滿是欣慰。

更讓她高興的是,母親的生活作息變得規律了。

以前,母親經常在夜里起來找東西,現在她能夠安安穩穩地睡到天亮。

「胡師傅,您是怎麼讓我媽夜里不鬧騰的?」羅雅文好奇地問。

「我會在她睡前給她講故事,放一些輕音樂,讓她徹底放松。」胡志誠說,「而且我就睡在隔壁,如果她有什麼需要,我能及時處理。」

「您辛苦了。」

「不辛苦,我喜歡這份工作。」

鄰居們也都夸獎胡志誠。

「雅文,你家那個保姆真不錯!」鄰居王大媽遇到她時會說,「每天都看到他推著你媽媽到花園里散步,那個耐心勁兒,比親兒子還好!」

「是啊,我媽媽現在狀態好多了。」羅雅文自豪地說。

「你找到個好保姆不容易,要珍惜啊!」

確實,羅雅文覺得自己很幸運。有了胡志誠的照顧,她可以專心工作,不用擔心母親的安全。

公司里也有同事羨慕她。

「雅文,你最近工作效率真高!」同事小張說。

「是啊,家里的事情解決了,我能全身心投入工作。」羅雅文說。

「聽說你請了個男保姆?」

「對,特別專業,特別有耐心。我媽媽現在比以前開朗多了。」

「那真是太好了。我們這些有老人的,都羨慕你呢。」

羅雅文的工作表現越來越出色,連經理都注意到了。

「雅文,你最近的項目完成得很好。」經理找她談話,「公司準備提拔你為高級經理。」

「謝謝領導信任!」羅雅文很興奮。

「不過職位高了,工作也會更忙。你家里那邊沒問題吧?」

「完全沒問題。我媽媽有專人照顧,我可以全力以赴。」

回到家里,羅雅文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母親。

「媽,我要升職了!」她興奮地說。

「真的嗎?我女兒真棒!」母親也很高興。

「這都要感謝胡師傅。有他照顧您,我才能安心工作。」

母親點點頭:「胡師傅確實很好。

雅文,你要給他漲工資。」

「我正有這個想法。」羅雅文說。

當天晚上,她找到胡志誠。

「胡師傅,您工作這麼辛苦,我想給您漲工資。」

「不用了,羅小姐。現在的工資已經很合理了。」胡志誠謙遜地說。

「您照顧我媽媽這麼用心,這是您應得的。從下個月開始,工資漲到一萬。」

「那…謝謝您的認可。」胡志誠很感動。

「應該是我謝謝您。您給了我媽媽第二次生活的機會。」

03

時間來到了第六個月,生活變得越來越穩定和諧。

「胡師傅,今天我們做什麼?」每天早上,母親都會主動問胡志誠。

「今天天氣很好,我們上午做康復訓練,下午去花園散步,怎麼樣?」胡志誠總是會征求母親的意見。

「好!我喜歡去花園。那里的月季花開得真漂亮。」母親開心地說。

胡志誠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家庭。

他了解母親的每一個習慣,知道她喜歡什麼,不喜歡什麼。

「秦阿姨,您的血壓藥。」他會準時提醒。

「好,我馬上吃。」母親會乖乖配合。

「記得要用溫水,不要用熱水。」胡志誠會細心叮囑。

「我知道,您都說了好多遍了。」母親會笑著回應。

護理工作變得越來越專業化。胡志誠建立了詳細的護理檔案,記錄母親的每日狀況。

「今天秦阿姨精神很好,食欲正常,配合度高。」他會在護理日志上寫下。

「康復訓練完成情況良好,手部協調能力有所提升。」

「晚飯后陪看電視,情緒穩定,主動交流。」

這些詳細的記錄讓羅雅文很安心。每天晚上,她都會看一遍護理日志,了解母親的狀況。

「胡師傅,您記錄得真詳細。」羅雅文說。

「這樣醫生就能更好地了解秦阿姨的情況,調整治療方案。」胡志誠說。

根據天氣變化,胡志誠會調整母親的活動安排。

「今天下雨,我們在家里做手工。」他會說。

「那我們做什麼呢?」母親會問。

「我教您編織,您年輕時不是會打毛衣嗎?」

「會!我給雅文打過好多毛衣呢!」母親會興奮地回憶。

「那我們今天就練習編織,重新喚起您的記憶。」

這種康復訓練效果很好。

母親的記憶力雖然整體在衰退,但對于以前熟悉的技能,還是能夠部分恢復。

「看,我還記得怎麼起針!」母親會自豪地展示。

「您真厲害!」胡志誠會真誠地夸獎。

社區醫生也注意到了母親的變化。

「秦阿姨最近狀態真不錯。」醫生在例行檢查時說。

「是啊,多虧了胡師傅照顧得好。」羅雅文說。

「這個保姆很專業,懂得如何與老年癡呆癥患者相處。」醫生說,「這種病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患者的生活質量。」

確實,母親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了。她的記憶力雖然還在退化,但情緒更加穩定,生活更加有規律。

「雅文,我覺得自己越來越好了。」母親會對女兒說。

「是的,媽,您現在精神狀態特別好。」

「都是胡師傅照顧得好。他真的很專業,很有耐心。」

羅雅文也這樣認為。胡志誠已經成為這個家庭不可缺少的一員。

「胡師傅,沒有您,我們家不知道會怎麼樣。」她會感激地說。

「這是我的職責,也是我的榮幸。」胡志誠會謙遜地回應。

胡志誠會定期與社區醫生溝通,匯報母親的狀況。

「秦阿姨這個月的表現很好,各項指標都很穩定。」他會向醫生匯報。

「你照顧得不錯,繼續保持。」醫生會說。

「我覺得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認知訓練,刺激她的大腦活動。」胡志誠會提出建議。

「好主意,你很專業。」

這種專業的護理讓羅雅文越來越信任胡志誠。她開始考慮長期聘用他。

「胡師傅,您愿意一直照顧我媽媽嗎?」她問。

「當然愿意。我已經把秦阿姨當成家人了。」胡志誠說。

「那我們簽個長期合同吧。」

「好的,我很樂意。」

就這樣,胡志誠成為了這個家庭的固定成員。他的護理工作越來越細致,越來越專業。

「今天我們學習使用平板電腦。」他會教母親新技能。

「這個太難了,我學不會。」母親會說。

「沒關系,我們慢慢來。先學會開機,然后學會看照片。」

通過這些訓練,母親的認知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持。

春天來了,胡志誠會帶母親到更遠的地方散步。

「秦阿姨,我們去公園看櫻花吧。」他會提議。

「好!我喜歡櫻花。」母親會興奮地答應。

「那我們準備一些點心,可以在公園里野餐。」

「太好了!好久沒有野餐了。」

這些活動讓母親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。她的笑容也越來越多。

「胡師傅,您真好!」母親會真誠地說。

「秦阿姨,您開心,我就開心。」胡志誠會回應。

五月底,醫生建議做一次全面的身體檢查。

「半年時間到了,應該做個全面檢查,看看治療效果。」醫生說。

「好的,我來安排。」羅雅文說。

「我來陪秦阿姨去醫院。」胡志誠主動提出。

「那就麻煩您了。」

檢查預約在了6月15日。

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。

「媽,今天我們去醫院檢查身體。」羅雅文對母親說。

「為什麼要檢查?我感覺很好啊。」母親有些不情愿。

「這是例行檢查,看看您的身體狀況。」胡志誠解釋。

「那好吧,如果您覺得有必要。」母親同意了。

他們一起來到醫院。胡志誠帶著厚厚的護理記錄,準備給醫生參考。

「這半年來,秦阿姨的狀態一直很穩定。」他對醫生說。

「你們照顧得很好。」醫生翻看著護理記錄,「這些記錄很詳細,對我們的診斷很有幫助。

檢查進行得很順利。母親配合度很高,各項檢查都按計劃完成。

「媽,您表現得很好。」羅雅文夸獎母親。

「是嗎?我也覺得自己比以前好多了。」母親開心地說。

「都是胡師傅照顧得好。」

「胡師傅確實很專業。」

檢查結束后,醫生說報告要一天后才能出來。

「明天下午來取報告。」醫生說。

「好的,我們明天再來。」羅雅文說。

回家路上,母親心情很好。

「我覺得自己沒什麼問題。」她說。

「是的,媽,您的狀態確實很好。」羅雅文說。

「都是胡師傅照顧得好。」

胡志誠謙遜地說:「這是我應該做的。」

當天晚上,一家人都很輕松。他們相信檢查結果一定是好的。

6月15日下午,陽光透過醫院走廊的玻璃窗灑在地板上。羅雅文坐在等候區的椅子上,手里拿著剛剛從醫生那里接過的檢查報告。

「羅女士,您母親的檢查結果出來了。」醫生的聲音在走廊里回響。

她期待著像往常一樣聽到「一切正常」的好消息,畢竟胡志誠這半年來的照顧她都看在眼里。母親的精神狀態比以前好了很多,食欲也不錯,每天都能按時作息,還學會了很多新技能。

然而,當她打開檢查報告的那一刻…

羅雅文的手開始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