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婆伺候我媽三年,換來姐姐一耳光,我立馬把媽送過去:你行你上

老婆伺候我媽三年,換來姐姐一耳光,我立馬把媽送過去:你行你上01我叫陳志遠,今年53歲,中專畢業,在縣城一家機械廠上班,如今已經退休在家。
我老婆王秀蘭,是個勤勞樸實的農村婦女,我們結婚快三十年了,育有一兒一女,如今也都成家立業。
我家在縣城邊上,雖然不算富裕,但日子也過得去。
我媽一直跟我們住,她身體不太好,三年前因為中風,行動更加不便。
這三年裡,都是秀蘭在悉心照顧她,端茶倒水、洗衣做飯,從來沒有一句怨言。
我姐姐陳志芳,比我大三歲,嫁到了鄰縣,平時很少回來。
她總覺得自己是嫁出去的女兒,照顧父母的責任就落在了弟弟身上,對家裡的事情總是指手畫腳,卻很少實際行動。
秀蘭雖然沒讀過多少書,但她懂得孝順,總是說:「志遠,咱媽不容易,現在她老了,咱們得好好照顧她。
」我每次聽了都心裡暖暖的,覺得娶到秀蘭是我一輩子的福氣。
然而,這份平靜的生活,卻因為姐姐的一巴掌,掀起了波瀾。

02那天,姐姐突然回來了,說是想看看媽。
秀蘭忙前忙後,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。
吃飯的時候,姐姐卻挑三揀四,說菜太咸了,飯太硬了,還指責秀蘭沒有照顧好媽,說媽瘦了。
秀蘭一聽就急了,她放下筷子,看著姐姐說:「姐,你這麼說可就不公平了。
媽這三年都是我照顧的,我每天都給她做好吃的,陪她聊天,給她洗澡換衣服。
你呢?

你一年到頭回來幾次?

你做過什麼?」姐姐被秀蘭這麼一說,臉上掛不住了,她猛地站起來,指著秀蘭說:「你怎麼跟我說話呢?

我是你大姑姐,你就是這麼尊重我的?」

6秀蘭也不甘示弱,她說:「尊重是相互的,你尊重過我嗎?

你尊重過媽嗎?

你只知道指責我,你做過什麼貢獻?」兩人越吵越激烈,姐姐突然揚起手,一巴掌扇在了秀蘭的臉上。
秀蘭愣住了,我也愣住了。
我從來沒想過,姐姐會動手打秀蘭。
我憤怒地拉住姐姐的手,大聲說:「姐,你幹什麼?

你怎麼能打秀蘭呢?

她為了這個家,為了媽,付出了多少?

你怎麼能這麼對她?」

姐姐卻一臉委屈,她說:「志遠,你怎麼能這麼說我?

我是為了媽好,你看看媽現在成什麼樣了?

都是她照顧不周!」我再也忍不住了,我說:「姐,你行你上啊!你覺得秀蘭照顧得不好,那你來照顧啊!你把媽接走,你照顧她三年,看看你能不能做得更好!」說完,我轉身走進房間,把媽的衣物收拾好,拉著秀蘭的手,說:「秀蘭,咱們走,我把媽送到姐姐家去,讓她照顧!

姐姐一聽就慌了,她說:「志遠,你瘋了?

你怎麼能把媽送到我家去?

我家那麼小,怎麼住得下?」我說:「姐,你不是說秀蘭照顧得不好嗎?

那你來照顧啊!你行你上,別光說不做!」就這樣,我拉著媽,帶著秀蘭,一起去了姐姐家。
姐姐雖然不情願,但也不敢反對,畢竟她理虧在先。
到了姐姐家,我把媽的衣物放下,對姐姐說:「姐,媽就交給你了,你好好照顧她。
什麼時候你覺得照顧得差不多了,再給我打電話,我來接她。

說完,我帶著秀蘭離開了姐姐家。
路上,秀蘭一直沉默不語,我知道她心裡委屈,我緊緊握住她的手,說:「秀蘭,對不起,讓你受委屈了。
你放心,以後我不會再讓任何人欺負你。
」秀蘭抬頭看著我,眼裡閃著淚光,她說:「志遠,我沒事。
我只是覺得,我做得再好,也有人不滿意。
不過,我不後悔,因為媽也是我的媽,我照顧她是應該的。
」我聽了心裡一陣感動,秀蘭真的是個好人,她為了這個家,付出了太多太多。
在姐姐家的日子裡,媽過得並不順心。
姐姐雖然接下了照顧媽的任務,但她並沒有像秀蘭那樣細心周到。
她總是抱怨媽事多,嫌棄媽髒,有時候甚至對媽發脾氣。
媽在姐姐家待了不到半個月,就給我打電話,說想回家。
我接到電話,心裡一陣酸楚,我知道媽在姐姐家過得不開心。
我立馬去了姐姐家,把媽接了回來。
回到家,媽拉著秀蘭的手,淚流滿面地說:「秀蘭啊,還是你好,你對我比親閨女還親。
我以後哪也不去了,就跟著你過。
」秀蘭也哭了,她說:「媽,你別這麼說,我是你兒媳,照顧你是應該的。
」我看著這一幕,心裡五味雜陳。
我知道,這件事雖然暫時解決了,但我和姐姐之間的裂痕卻難以彌補。
03那天晚上,我找姐姐談了一次心。
我問她:「姐,你到底怎麼想的?

媽也是你的媽,你為什麼就不能像秀蘭一樣,好好照顧她呢?」姐姐低著頭,沉默了很久,才說:「志遠,我知道我錯了。
我其實不是嫌棄秀蘭,我只是覺得,她一個農村婦女,能照顧好媽嗎?

我現在才知道,我錯了。
秀蘭比我做得好太多了。
」我聽了姐姐的話,心裡一陣感慨。
我說:「姐,你知道嗎?

孝順父母,不是看身份,不是看學歷,而是看心。
秀蘭雖然沒讀過多少書,但她有一顆孝順的心,她比任何人都做得好。
」姐姐點了點頭,她說:「志遠,我知道了。
我以後不會再這樣了,我會好好對待秀蘭,也會盡我所能去孝順媽。
」我看著姐姐,心裡稍微安慰了一些。
至少,她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,願意改正。
後來,我和秀蘭商量了一下,決定給媽請個保姆,這樣秀蘭也能輕鬆一些。
我們跟姐姐說了這個想法,姐姐也同意了,並表示她願意承擔三分之一的費用。
事情就這樣解決了,雖然過程有些曲折,但結果還算滿意。
媽有了保姆的照顧,生活也方便了許多。
秀蘭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辛苦了,她有了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。
而我,也從中明白了一個道理:家庭和睦,需要每個人的付出和努力。
孝順父母,更是子女的責任和義務。
不能因為身份、學歷或者性別,就忽視或者推卸這份責任。
只有每個人都儘自己的一份力,家庭才能更加和諧美滿。
至於我和姐姐之間的關係,雖然有了裂痕,但我相信,只要我們都用心去修復,總有一天會恢復如初的。
畢竟,我們是親姐弟,血濃於水。
而秀蘭,這個善良勤勞的女人,也將永遠是我心中最珍貴的寶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