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自美洲的綠鬣蜥,原本作為寵物引入台灣,卻因飼主不當棄養導致其大量流竄野外。由於在本地缺乏天敵制衡,其族群數量呈現爆發性成長,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空前的衝擊。這些體型龐大的外來入侵者,不僅兇猛地與本土物種爭奪有限的棲息地與食物資源,嚴重威脅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平衡的穩定;其巨大的食量與偏好的食物類型——尤其愛啃食植物的幼苗與嫩芽,更導致農民辛勤耕種的作物屢遭破壞,造成顯著的農業經濟損失。
更令人憂慮的是,綠鬣蜥具有挖掘洞穴築巢的習性,其頻繁的挖洞活動已然動搖堤岸、溝渠等重要水利基礎設施的結構完整性,潛藏著難以預料的公共安全隱患,引發社會各界的高度關切與焦慮。

面對日益嚴峻的綠鬣蜥生態危機,高雄市農業局積極尋求突破,構建了一套涵蓋專業團隊與公眾參與的綜合移除策略。有鑑於此,農業局今年特別規劃並密集開設了五個梯次的專業捕捉訓練班,成功培訓出626名具備基礎技能與知識的合格民間獵人,廣泛地將民眾力量納入到這場保衛家園生態的戰役中。
為了提升獵捕行動的精準度與效率,當局更同步引入了先進的科技工具——一套專為此任務設計的「綠鬣蜥捕捉定位APP」。這套應用程式透過即時彙整獵人通報與現場數據,能夠精確地描繪並動態更新綠鬣蜥在區域內的活躍「熱點」分布圖,讓各行動小隊能夠快速鎖定目標區域、科學部署人力,使得整個獵捕網絡的運作如同裝上了雷達導航般靈活高效。

在這套結合人力動員與智慧科技的「公私協力、科技圍堵」戰術推動下,高雄地區的綠鬣蜥移除工作獲得了驚人的實質進展。
統計數據顯示,截至今年底前,全市累計捕捉並移除外來綠鬣蜥的數量已高達45,000隻!此一數字不僅提前達標,更遠超過年初所設定全年2.4萬隻目標值近一倍之多,成效之卓著堪稱前所未見。
依據農業部移除策略,完成訓練並參與移除的民眾,捕捉吻肛長30公分以上綠鬣蜥,每隻可獲250元獎勵,未達30公分則為100元。根據統計,「獵龍達人」捕捉最多者高達4千多隻,領取獎金超過40萬元,第2、3名分別捕獲3千多隻及2千多隻,分別獲得30多萬元與20多萬元獎金!

